首页 > 三国凶神:曹贼的贴身女婿 > 第5章 友谊的小酒一喝

我的书架

第5章 友谊的小酒一喝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陈丛赶紧躲开曹操正面,不受其礼。
脑中迅速权衡。
这摆明了是老曹捆绑销售。
顺势应下,立马就成曹操女婿兼肱骨心腹,兼资历最老的元老。
不,不仅仅是元老。
作为外戚而言,他甚至会一跃成为曹魏股东之一。
代价是要娶一个他从未见过的曹容。
且,不论曹容高矮胖瘦美丑残缺,正室之位永远不能变。不管以后立下多大功勋,得如何高爵,爵位也只能由二人嫡子继承。
要么。
只为曹氏臣,不为曹操婿。
这样一来的话股东位置肯定是没了。
裙带关系再为世人所不齿,也是当今时代最为稳固的利益纽带。
这也是五子良将和八虎骑本质上的区别。
前者再将星闪耀,名头再响亮,少了这层关系,也不可能真正混入曹魏核心圈子成为股东。
君不见曹魏大将军位夏侯惇、曹仁、曹真轮着当,即使是存在感不强的曹洪,也是官拜骠骑将军,位同三公。
张八百破孙十万,威震逍遥津,后世抬进武庙的名将,最后也只是捞了个前将军而已。
前将军自然不是什么小官,但要拿来和骠骑将军比的话....
就很难评。
再拿曹洪和张辽比...
那就更难评了。
瞬息片刻间,陈丛已有决断。
老丈人不要彩礼,不问车房,不问工作,直接闺女托付给你,还尽心为你前程谋划。你总不能反过去要求人家女儿貌若天仙?
管她颜值几何,不喜欢娶回家供着就好了。
政治联姻是时代特色,纳妾同样也是时代特色嘛。
念及此处,陈丛重重抱拳,单膝跪地道:“公若不弃,愿拜为义...呸,嘴瓢了。如蒙不弃,愿为岳父效死。”
一声岳父叫得曹操心花怒放,激动得老脸涨红。
愿为效死更是听得曹操从头舒爽到脚趾头。
赶紧上前托起陈丛,一连道出九声‘甚好’。
可能除了‘甚好’,曹操也不知该表达此刻激动的心情了。
如此凶神,闻之已是难得,得知幸甚,幸甚啊!
回头一定要去谯县老家看看,祖坟还在不在,不会烧没了吧?
...
一壶老酒见底,二人均未尽兴。
曹操干脆把陈丛带去了书房,搬出两坛珍酿摆了二场酒,又唤后厨备上小菜。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
随着称呼从‘岳父’、‘贤婿’慢慢演变成‘潮哥’、‘丛弟’,翁婿两个关系迅速升温。
男人之间的友谊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简单。
互相瞧得上眼,一顿小酒下肚,你见过我丑样,我见过你能吐,大家伙知根知底了,回头就成了铁铁。
瞧不上眼的,自然也不会坐在一起喝酒。
不幸的是,陈丛的酒量好像没有随着体魄变态一起变态。
分明是度数不高的黄酒,推杯换盏间,舌头都有点大了。
“潮哥,嗦私发,呸,说实话,其实我连曹大小姐都没见过。你这安排挺好,肥头,回头人瞧不上我,那可就不能怪我了。”
曹操闻言吓了一跳,酒都跟着醒了不少。
之前他还以为陈丛曹容二人有私,然后美人计奏效,陈丛纳头便拜。
现在看来压根不是那么回事!
听陈丛话里的意思,那倒霉闺女把人捡回来丢柴房就没影了?
就这还篆刻‘青青子衿’?
有点魔幻。
“丛弟既非贪慕小女姿色,竟也愿意襄助曹某?”
“嘿,潮哥辣里话?李才是大人物!”
好似三伏天一口冰镇坤尾酒,曹操舒爽的魂都要飘起来了。
世人皆道他是国贼鹰犬,唯独女婿慧眼识英雄,又岂能不飘?
当即大手一挥:“丛弟无须多虑!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岂能由得她性子胡来?她若不恪,自有乃眷惩治。为父还有一女唤作曹拂,你若不满曹容,可随时更替!”
卧槽!
听到了重点的陈丛短暂性诈尸,从桌案上弹了起来。
这岳父敞亮啊,能处!
问题是曹拂又是谁?
先前陈丛先入为主,以为曹容就是曹操那没有留下具体姓名的长女清河公主。
并且。
根据清河公主和夏侯惇之子夏侯楙之间的婚姻矛盾,得出曹容颜值一般的结论。
隐约记得魏书有记:楙在西时,多蓄姬妾,公主由此与楙不和。
试想,夏侯楙家里正室但凡漂亮一点,又是老板的闺女,怎么着也不用跟个色中饿鬼一样,外出公干一趟就纳好几房甚至十几房小妾。
现在新的问题又出现了。
如果曹拂才是清河公主,那曹容又是谁?
陈丛本身就迷糊了,一绕更迷糊,干脆直接发问。
“咳,潮哥别嫌小婿啰唆,我就是想问问,这大小姐何人,这曹拂小姐又是何人?”
曹操大笑道:“必不叫丛弟吃亏,容儿是你岳母嫡出,年十六,性温俭,出落亭亭。这拂儿嘛...生母早逝,寄养在你岳母膝下,自然也算嫡出,模样亦是可爱得紧,年方九...”
“好了潮哥!”
陈丛赶紧出言制止,再说下去就禽兽不如了。
同时,陈丛心里也大概有了个模糊的念头。
他这未婚妻曹容,应该不是那个伙同小叔子僭越害夫的清河公主。
一来,生母对不上。
清河公主的生母该是刘夫人而非丁夫人。
二来,年龄对不上。
清河公主与夏侯楙的结婚时间貌似在建安初期,也就是七八年以后。
七八年以后曹容都二十三四了,明显超出了汉末适婚年龄。
但如果未婚妻是丁夫人嫡出,那问题就更大了,保不齐哪天人就没了啊。
因为除了早逝之外,陈丛实在想不出来是什么原因,导致魏武帝的嫡长女不曾在历史长河里溅起半点水花。
不过这也跟时代背景有关。
一方面,没有哪个史官会将心思笔墨花费在女子身上的。
更何况编史成书已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了。漏记、错记、模糊干脆不记的,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。
另一方面,女子闺名不会告知外人。
曹操膝下除了许给小皇帝刘协的三个女儿外,诸如安阳公主、金乡公主也没有具体名讳流传下去。

sitemap